2022年,我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,在中央免开资金的大力支持和各级部门的关怀指导下,聚焦喜迎党的二十大召开、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成立100周年,统筹疫情防控和博物馆免费开放,切实践行公共文化服务职能,充分运用红色教育资源开展党史学习教育,传承红色基因,赓续红色血脉,取得了一系列成绩:
一、基本情况
全年共接待游客15.68万人次,讲解1106场;举办临时展览9个,其中原创展览1个;开展各类社教活动36个;打造重点红色宣讲项目1项,原创红色故事7个,原创理论宣讲3个;参展全国大型博览会1次(第九届博博会),开展宣传推介30余次,展销文创产品120件,受众2100人次;新开发文创产品11种;新征集文物藏品49件/套;完成重点工程初步验收1项,以及重点文物藏品高清拍摄工作;开展开展安全检查13次,消防培训14次,日常队列训练10次、消防训练9次、防暴训练6次,微型消防站队员演练8次,全员消防应急演练2次,全员防疫应急处置演练2次;媒体报道国家级2篇、省市级8篇、区县级4篇,区政务网站推文54期,微信公众平台推文149期。
成功创建“重庆市科普基地”、首批“江津区教师教育现场教学点”;荣获第九届博博会“弘博奖”优秀展示奖、“重庆市人文社科普及基地工作先进单位”;工作人员先后在全市、全区各类科普、宣讲比赛中斩获“一等奖”等荣誉,获得领导专家和广大群众的高度认可。
二、公共服务
(一)场馆建设
一是新修建标准化独立母婴室,配置各类母婴设施设备,尊重和保障了妇女儿童游客权益,彰显人文关怀。二是重点工程消防工程竣工,该工程包括消防应急照明、应急广播、联动烟感报警、应急疏散系统,以及消防水池和泵房建设等,是保障馆区消防安全的重要一环。三是更新微型消防站消防器材,对大型消防设施设备进行维修保养,更换一批故障监控设备,为馆区安全提供保障。四是改造卫生间洗手台,更换广场及竹林步道休息座椅、会议中心投影设备、以及各类标志牌宣传栏等,完善硬件设施设备。
新建母婴室
(二)陈列展览
一是基本陈列展览1个,以“独秀一生”为主题,以“五四风云”与“建党伟业”为重点,以突显陈独秀“心怀坦荡、气贯长虹”风骨与气节为主线,采取“图文+实物+声、光、电”等多种手段,通过6个部分、42件珍贵文物、108张历史照片、184份文物史料、186件(组)陈列展品,真实客观地再现了陈独秀的一生。
二是引进优势展览资源,合作推出9个主题展览,比上一年增加3个。其中原创展览1个:《几水藏珍——陈独秀文物特展》;红色展览2个:《喜迎二十大 奋进新时代——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馆藏革命文物图片展》《乡村振兴的历史先声——中国乡村建设百年探索展》;传统文化展2个:《“虎佑神州”专题展》《江津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展》;道德模范展1个:《江津区道德模范展》;生物多样性保护展览3个:《熊猫时代——揭秘大熊猫的前世今生》《渝见:生灵长江——长江流域生态影像展》《邮票上的恐龙》。展览线上线下同步推出,累计免费讲解300余场,惠及群众12.9万余人次。
《喜迎二十大 奋进新时代——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馆藏革命文物图片展》
《道德模范展》
(三)社教活动
一是重点推出“永远的‘新青年’”主题宣讲,打造红色宣教品牌。该宣讲以弘扬五四精神为出发原点,通过故事串讲+演绎+背景视频的形式,生动讲述了在党的百年奋斗中涌现出来的先进青年的典型故事。在全区2022年五四主题活动上首讲,获得区领导和青年代表一致好评,江津融媒视频号、最江津APP等全程直播,超9万人观看。进场馆、社区、学校等7地现场巡讲,进48家青少年之家线上宣讲,累计受众10余万人次。
二是深耕细作打造原创宣讲稿,广泛开展宣讲。精心打造了《红色家书映初心》等7篇原创红色故事,其中录制音视频作品4期,广泛开展线上线下公益宣讲;高标准打造《“数”说党的二十大报告》《知所从来、方明所去:“五大经验”砥砺时代征程》等3篇理论宣讲,其中《“数”说党的二十大报告》荣获全市新时代文明实践“六讲”暨党的二十大精神宣讲稿征集活动二等奖。
三是创新方式方法开展社教活动,丰富群众生活。开展了“喜迎二十大、永远跟党走、奋进新征程”五四主题活动、“学党史 传精神 呵幼苗 护成长”小小志愿讲解员培育项目、“乐游江津·文明相伴”2022年文化大拜年暨文明旅游宣传活动、“品端午文化·赏名人故事”公益讲解活动等线上线下教育活动36个,惠及群众10余万人次。
“永远的‘新青年’”主题宣讲
《“数”说党的二十大报告》
(四)参观接待
以基本陈列为基础,以弘扬伟大建党精神为核心,以科学的治学精神和严谨的讲解风格为支撑,结合“党的二十大”“共青团100周年”等主题,重点开展党史、团史、五四运动等讲解,教育引导广大党员群众,巩固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,增强实现伟大复兴的精神力量。共开放275天,开展讲解1106场、免费讲解821场,接待游客15.68万人次,同比有所下降。其中7月1日是我馆全年客流最高峰,共接待游客3433人次,同比上涨41.2%。
免费讲解服务
(五)线上服务
为适应防疫形势和群众文化需求,我馆重点在线上服务供给上下功夫:一是持续优化线上预约功能,方便群众预约、获取资讯及服务信息。二是丰富内容供给,发挥线上服务最大效能。全年在区政务网站推文54期,微信公众平台推文149期,媒体报道国家级2篇、省市级8篇、区县级4篇,将一系列红色故事、音视频作品、宣教活动、研究论著等精彩内容送入千家万户,网站访问量达18500次,微信公众号平台阅读量达40390次。
三、博物馆藏品
(一)藏品征集
新征集到文物藏品及珍贵史料49件/套,极大地充实了我馆收藏体系和陈列展览,取得里程碑式进展。特别是自私人藏家薛永福处征集到陈独秀高君曼夫妇使用过的皮箱,长70厘米、宽40.5厘米、高19厘米,整体保存完好;自中国社科院处拷贝到陈独秀于1919-1935年间致胡适、李大钊等人的书信高清照30余封。
此外,还有陈独秀的自传、创办的杂志等珍贵文物藏品和资料,如《安徽俗话报》(1983年影印本)、《每周评论》(第一号至第37号合订本、人民出版社1954年版)《实庵自传》油印本、《陈独秀的最后见解(论文和书信)》(复印本)等;陈独秀两位烈士儿子的证书复印件:延年乔年光荣纪念证、陈延年荣誉证书、陈乔年荣誉证书等。
(二)文创开发
新开发文创产品11种,分为“独秀”文化夏季系列和暖冬系列应季推出,包括渔夫帽、防晒衣、冰袖、小电扇、丝巾、暖水袋、麂皮绒手套、对梳、口罩、手机绳等,进一步挖掘出独秀文化内涵,丰富了文创周边,为广大游客提供更多样化的文创纪念服务。2022年文创产品销量131件,收入0.3万元。
(三)全国展会宣传推广
首次亮相全国文博盛会——第九届中国博物馆及相关产品与技术博览会,设展位(1M197-2)向全国游客生动讲述陈独秀在江津的晚年岁月,介绍基地建设情况,推介江津科普基地和文旅资源、特色产品30余次,赠送文创等120件,受众达2100人次,荣获“弘博奖”优秀展示奖。
亮相第九届中国博物馆及相关产品与技术博览会
重庆市江津区陈独秀旧居陈列馆
2022年12月31日